<mark id="spgdg"></mark>

      <track id="spgdg"></track>

        <track id="spgdg"></track><span id="spgdg"></span>
        <span id="spgdg"><sup id="spgdg"></sup></span>
        黔東南州權威媒體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客 視頻 文化旅游 黔東南故事 數字報

        濕地蔭護我們,我們保護濕地

        發布時間: 2022-11-09   作者:   來源: 廣州日報 編輯: 王聲錦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在湖北武漢開幕。此次大會主題為“珍愛濕地,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并將審議通過《2025后全球濕地保護發展戰略框架》。保護修復濕地,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世界矚目中國智慧、中國方案和中國力量。(11月8日《人民日報》)

          從“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的“湄”,到“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的“洲”,千百年來,濕地向來是作為一種文學意象存乎文人墨客的詩詞絕唱中。但今天,濕地對于人類的現實意義顯然不止于文學想象,人類對于濕地的認識也早已超出文學表達的范疇。作為全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的濕地被喻為“地球之腎”,承擔著涵養水源、蓄洪防旱、保護生物多樣性以及儲碳固碳等多重作用,關乎人們的生產生活。但由于濕地資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人類活動的影響,濕地面臨退化和被破壞的境地。在這一現實情況下,濕地保護成為生態保護的重要命題。

          對濕地生態系統的保護,我國一直在穩步推進,并取得不俗成績。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我國對濕地資源的保護經歷了從完善各類保護政策,到開展搶救性保護,再到全面推進保護的過程。2022年是我國加入《濕地公約》30周年,也是《濕地保護法》的實施之年,標志著我國濕地生態保護進入了規范化、法治化的新階段。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濕地面積達到5635萬公頃,擁有901個國家濕地公園、600多個濕地自然保護區、13個國際濕地城市,全國濕地保護率達52.65%。環顧寰宇,中國正以全球4%的濕地滿足全球20%的人口對濕地生產、生活及文化等的多樣化需求,正在為全球濕地保護作出中國貢獻。

          在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畫卷里,在實現生態文明建設的時代背景下,濕地保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對此,一方面要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濕地保護。作為我國首部專門保護濕地的法律,《濕地保護法》實際上是將濕地視作單獨生態系統進行保護,確保濕地保護有法可依。在此基礎上,應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例如,作為濕地資源主管部門的林草部門要牽好頭,而自然資源、水利和生態環境等部門則應在各自的職權范圍內承擔保護修復等相關職能,落實好濕地保護的權責規定。

          另一方面,探索因地制宜的可持續性范式。在保護的基礎上合理利用,平衡好“護”與“用”,方可維持濕地保護的可持續性。不論是依山而建、綿延如帶的貴州加榜梯田人工濕地,還是湖光水色、益鳥爭鳴的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都是濕地合理利用的有益嘗試。以廣州海珠國家濕地公園為例,利用天然的城市內湖、河涌濕地以及半自然果林打造而成,在調節城市布局、創建城區生態空間的同時為多種生物提供幽棲之地,促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貢獻了城市濕地保護的可行方案。

          人類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濕地在供養文明的同時也需要文明反哺,但保護濕地既非一隅一域之事,也非一時一事之功。說到底,還是要讓各項舉措落地落實,行久行遠。(庹亞男)


        3344成年站福利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三级片直播_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_亚洲日韩情色在线
        <mark id="spgdg"></mark>

          <track id="spgdg"></track>

            <track id="spgdg"></track><span id="spgdg"></span>
            <span id="spgdg"><sup id="spgdg"></sup></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