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站在鎮遠縣羊場鎮金盆村食用菌種植基地,面對絡繹不絕的客商,種植戶們喜出望外。
金盆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田興斌激動地說:“怎么都沒有想到,曾經一度面臨崩潰的產業能重獲新生?!?/p>
2019年,金盆村立足自身資源稟賦,科學定位,因地制宜,建設占地45畝的大棚用來發展產業,并通過招商引資方式,于同年9月吸引到福建商人陳靜斌到村里發展香菇產業。
可是在一年半的時間里,香菇產業發展一直不溫不火,2021年5月便轉讓給技術員黃大根經營,但也未見起色。
產業的“沉淪”成為種植戶的心頭病,也成了村“兩委”的煩心事。如何重獲生機,突圍之路何在?一道道待解的難題,擺在村“兩委”面前。
田興斌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種植戶召集到村委會,通過現場說一說、議一議的方式進行“把脈會診”,并通過招商引資、廣納賢才、開拓市場等方式,讓“沉睡”產業活起來。
黨員干部帶頭,發展立竿見影。今年3月,經羊場鎮黨委政府牽線搭橋,田興斌找到了鎮遠縣內小有名氣的種養業致富帶頭人陳俊倫和黃遠彪,邀請他們到村里發展產業。
“但是,還缺技術?!秉S遠彪正躊躇之際,他想到在考察時結識的香菇種植技術員黃大根,向他拋出了橄欖枝。于是,黃遠彪與黃大根等三人以資源入股、資金入股、技術入股等方式建立產業合作關系,向村委會流轉大棚,發展香菇種植產業。
與此同時,他們還積極到凱里、銅仁、廣東等地區跑銷路找渠道。經過幾個月時間的奔波,他們收獲到來自凱里、懷化、重慶等地20多張預購訂單,這也讓他們吃上了“定心丸”。
經過半年時間,香菇迎來豐收,種植戶和村“兩委”便通過微信朋友圈進行宣傳,并嘗試預售。一時間,不少客商通過朋友圈加入認購行列,紛紛下單,又收到了30多張訂單。
“目前已銷售香菇11.5萬公斤,收入120多萬元,香菇可從今年9月采摘到明年5月,預計產量40萬公斤,銷售額400萬元?!被刎撠熑它S遠彪滿是欣喜地說。
產業發展也給周邊群眾帶來了家門口就業的好機會。
“基地每天可帶動本村、鄰村30多名村民就業,務工費按小時計算,實現了村民們多勞多得、靈活就業?!秉S遠彪說。
“在家門口務工,只要肯干,每天能有120元收入,還能照顧一家老小,日子越過越好了?!闭诓烧愎降慕鹋璐宕迕耜惓纺樕涎笠缰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