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 id="spgdg"></mark>

      <track id="spgdg"></track>

        <track id="spgdg"></track><span id="spgdg"></span>
        <span id="spgdg"><sup id="spgdg"></sup></span>
        黔東南州權威媒體門戶網站

         

        首頁 新聞 政務 圖客 視頻 文化旅游 黔東南故事 數字報

        黎平廈格村:鄉村振興 非遺同行

        發布時間: 2022-06-27   作者: 巴文燕 李林   來源: 黔東南新聞網 編輯: 王槐雪

          

          國際支教義工同學們支教結束后,在文創坊拍照留念。

          義工同學們在學習蠟染技術

          蠟染制作培訓

          從肇興驅車十五分鐘,就到了廈格。柏油路面,雖然不寬敞,但兩邊的樹叢、植蓬、野花,以及遠處蓊郁疊嶂的山巒、綠沃、薄霧,再加上雨后格外清凈的空氣,行駛的過程,便成了是一場愜意的云端之旅。

          緊挨寨門,幾棵參天的古樹直沖天際,細看,是楓香和楠木。在黔東南,大多數的村寨都有守寨樹,也多是珍貴的古樹,禿杉、銀杉也比較多。緊挨著寨門,有一條小路,幽靜曲蜿,朱序琴帶著我們從這里走。

          此次傳統村落之行的第一站,是打算去堂安的,中途有人建議,去堂安還不如去廈格。堂安,大都耳熟能詳,但廈格,少聞,正好在肇興又遇到州文體廣電旅游局派駐廈格的第一書記朱序琴,在她的熱情相邀下,得以成行。

          走了數十米,轉了個彎,眼前忽然豁然開朗,“仿佛若有光”的感覺,似穿過一個時間之門,進入另一個廣闊的時空。這讓我想起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記》,眼前土地倒不平曠,屋舍亦非儼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卻逼真呈現。最讓我驚詫的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沿舒緩的山勢蜿蜒,一道道,一抹抹,仿佛精心雕琢,潛心描繪。黔東南大多為山地,其勢陡峭、崎嶇,甚或懸崖絕壁,土地被充分利用,有梯田不足為奇,譬如聞名遐邇的加榜梯田,已是蜚聲海外。人們驚嘆于勞動人民的堅韌、執著,亦感喟時間在大地上的鬼斧神工。相比于加榜梯田的氣勢磅礴,廈格的梯田有雋秀之美,在雨后顯得格外清透,空氣中都是露珠的味道,我著迷于那種大地豐饒和綿軟有序的井然感。

          朱序琴是2021年5月,到廈格村做第一書記的,雖然來的時間不長,但感覺得到她對廈格的情況非常熟悉。行走在廈格層層梯田的水泥步道上,聽她給我講廈格的民俗民風,鄉村振興的思路,感受著這個傳統村落的活力和希望,心里涌動著莫名的感動。小時候,縣城周邊都是稻田,走在田坎上,必定落一腳的泥。廈格的田間步道,解決了這個問題,讓人們可以閑庭信步般近距離感受農耕文明。剛剛插完秧,秧苗嫩綠,迎風輕擺;細密的浮萍彌漫在秧田中,時不時,會有田魚撲騰,迅即又鉆進稻田里,似乎我們的腳步聲驚擾了它們。步道兩邊的毛蕨、白茅、一年蓬、馬蘭草,昂著頭,彎著腰,掃過滑動的腳面。南方少見的格?;ㄩ_得姹紫嫣紅,朱書記說那是她三月買來的種子,它們可以欣欣然開到七月。

          中途,在一塊壟起的稻田上,正在建一個三四平方米見方的看臺。我們趨步而上,朱書記指著目之盡頭灰白的山凹說,那里就是夕陽落下的地方,人們可以在這里拍夕陽,甚至可以成為一個網紅打卡地。她還說,疫情期間,廈格的游客少了許多,但他們并沒有停下腳步,而是積極做著各項基礎工作,期盼著疫情過后,廈格再度春暖花開。所以,村“兩委”建起這個看臺,今年還修了五百多米的田間步道,村里的文化展示館也在建設中。朱書記還說,目前,廈格有兩家私人民宿,疫情前收益頗豐。她打算向上申請項目,建一個村級民宿,以此帶動更多的村民加入進來,在農閑和旅游旺季時增加收入。

          鼓樓在侗寨有著非凡的意義,不僅是標志性建筑,同時還是侗家人精神的園地,他們在這里唱大歌、講故事、做祭祀、聚眾議事、社交娛樂。肇興有禮義仁智信五個鼓樓,分屬于各自的家族姓氏。別看廈格不大,卻有四個鼓樓,分屬于四個大的家族。相較于肇興的鼓樓,廈格的鼓樓要小一些,均為四檐四角多層密檐攢尖頂,內沿有形象各異的彩色紋飾,記錄著村寨的歷史和豐績。行走在村子里,村民們大多會主動過來跟朱書記打招呼,特別是小朋友。朱書記說,前段時間,她通過愛心人士給廈格小學捐贈了校服,讓孩子們一下子認識了她,也喜歡上了她,見到都會親切地叫她書記。

          說話間,朱書記帶我們來到新的村委會辦公處。一樓面積大約有五六十平方米,一半是有著兩三百冊書的鄉村圖書館,一半是有聲圖書館。邊上配有沙發、桌椅,村民可以來讀書,不識字的可以聽書。我問朱書記,來這里的人多不多。她說不算多,來的大多是上學的孩子。二樓是村“兩委”的辦公室。朱書記說,村委會以前有一幢老樓,她已經給縣教科局申請,準備在那里增設一個村級幼兒園,這樣,廈格的五六十個小朋友可以就近上幼兒園了。

          那天中午的飯是在廈格村侗族非遺文創坊吃的。

          前一晚,朱書記就和文創坊的負責人蘭通群聯系好了,所以,在廈格的最后一站,我們才走進文創坊,也即是廈格非遺扶貧就業工坊。

          工坊就是蘭通群的家,走進去,和別的村民家完全不一樣,木制四壁,墻上掛滿了民族插畫和蠟染作品;幾張喝茶聊天的小桌散落在窗沿、壁下;還有一個閱讀區,有橘黃的聚光燈;另一側,投影儀幕布垂下就可以看電影。

          蘭通群告訴我,這個非遺文創坊,是她和哥哥(侗族插畫師蘭才生),妹妹蘭東霞一起費了很多心力做的。自2020年7月正式開展服務以來,共接待了9批7天的國際支教義工旅行團和幾十批游客逾千人,利用傳統村落進行鄉村教育,同時研習和傳承侗家蠟染、侗家刺繡等非遺項目。傳統與現代在文創坊完美融合,外來的孩子感受著鄉村的美景和非遺的傳承,村里的孩子也通過文創坊接觸著外面的世界,兩兩相宜。眼下受疫情影響,蘭通群三兄妹本來打算今年七月開業的一處研學基地和民宿,不得不暫時停工。她說,國家在搞鄉村振興,總有要一些人走在前面,披荊斬棘,摔跤跌倒都很正常。她還開心地告訴我,本月就已經接待了一個團,她三兄妹新租建的民宿,也重新進入施工,相信會越來越好的。等疫情過后,她還要組織更多的婦女和孩子,參與到她的工坊中來,為鄉村振興做點實事。

          回程的路上,我們去看了距廈格不遠的露營基地,白色的帳篷佇立在山巔,視野開闊,一望無垠,別有一番情趣和風味?;仡^看,廈格已被蔥蘢的山色覆蓋,然而,我知道,只需轉一個彎兒,就能看見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那里風光旖旎,那里充滿生機、蓄勢待發。


        3344成年站福利在线视频_国产在线三级片直播_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_亚洲日韩情色在线
        <mark id="spgdg"></mark>

          <track id="spgdg"></track>

            <track id="spgdg"></track><span id="spgdg"></span>
            <span id="spgdg"><sup id="spgdg"></sup></span>